在门诊的日常接诊中,我时常遇到因耳再造效果不佳而寻求翻修的患者。这类二次手术的难度显著提升,加之我对首次手术医生所采用的技术并不了解,因此修复过程尤为困难。实际上,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耳再造手术的翻修,都难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。在这种情况下,患者往往会抱怨第一次为其手术的医生。
然而,耳再造并非普通手术,它是一项只有少数医生能够熟练掌握的技术。因此,患者在首次选择医生时应当格外谨慎。
首先,耳再造并非常见手术。全国每年出生的耳缺损患者仅有6000多人,平均分配到每个省份,也就只有100多位患者。其中,还有一部分人因各种原因选择不进行手术,所以每个省份一年进行的耳再造手术不到100例。而其中,又有部分患者选择前往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就医。
在我国,人口较少、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,整形外科医生的数量仅有几十位;而在人口众多、经济发达的省份,整形外科医生的数量则达到几百位。平均下来,每位医生每年可能接诊不到一个耳再造的病人。
除了少数专注于耳再造的医生外,绝大多数整形外科医生很少有机会进行耳再造手术。手术技巧不熟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而那些擅长耳再造手术的医生,则通过数千例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其次,耳再造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整形外科基本功。耳再造涉及皮肤扩张术、植皮术、皮瓣转移术和筋膜瓣转移术等多种整形外科技术。只有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技术,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。耳再造手术中覆盖耳支架的皮肤非常薄,操作要求极为精细,稍有疏忽,就可能引发感染、皮肤坏死、血肿和支架外露等并发症。若这些并发症处理不当,可能导致手术彻底失败。
此外,耳再造还需要雕刻耳支架,这是一项考验整形外科医生三维立体空间想象力和雕刻技艺的工作。整形外科医生很少接受过美术方面的系统训练,美术知识大多是通过自学获得的。耳郭是人体形态最复杂的体表器官,缺乏美术功底的医生很难雕刻出符合要求的耳支架。耳再造手术要求主刀医生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和雕刻能力。
实际上,耳再造是整形外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。外形逼真的耳再造手术效果是医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。一个医生要想做好耳再造手术,必须精通整形外科技术,并具备良好的审美和美术素养。
正因为如此,业界有人将耳再造手术称为“贵族手术”,意在指出只有少数医生能够胜任。据我所知,全球能够出色完成耳再造手术的医生大约只有10位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