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检查结果显示孩子存在外耳道,则无需对听力过分担忧。
然而,若外耳道出现闭锁现象,则需对听力问题保持警惕。众多家长往往误以为外耳道只是表面堵塞,而内部实则通畅,但实际上这种内外皆不通的情况极为罕见。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膜性外耳道闭塞,大多数情况下,外耳道一旦堵塞,内部也往往已经形成实质性阻塞。既然内部已经形成实质性阻塞,家长们可能会尝试通过手术等方法打开外耳道,以为这样就能使有问题的耳朵听力恢复正常。然而,实际情况并非如此,外耳道闭锁的儿童不仅外耳道本身无法正常工作,而且其末端的鼓膜也未发育成熟。鼓膜是声音放大不可或缺的部件,正常情况下其厚度仅为0.1毫米,而通过植皮等手段再造的鼓膜通常厚度超过1毫米,若伴有疤痕增生,厚度可能达到几毫米,其震动能力极差,无法实现声音放大的功能。这也是为何即便打开外耳道,孩子的听力改善仍然有限,甚至可能没有改善的主要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