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进行牙齿拔除手术时,牙神经通常也会一同被移除,神经末梢的损伤能够迅速得到修复。除非牙齿与神经的主干非常接近,否则拔除后通常不会造成影响。一般情况下,不会有显著影响。拔牙后,医生会指导患者咬住1至2条棉卷,其主要作用是压迫止血并保护伤口。通常情况下,这些棉卷在拔牙后大约40分钟就可以吐出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让棉卷在口中停留过久。有些人误以为咬的时间越长越好,甚至有的人会咬上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,这是不正确的做法。这样做反而可能导致伤口长时间被唾液浸泡,从而引发感染或凝血不佳。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,拔牙后应暂时留在诊所内,等待半小时后让医生检查伤口,确认血液是否已经止住。如果仍有出血,医生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,如使用止血药物或进行缝合止血,并建议口服一些止血药物。在正常情况下,吐出棉条后就不会再出血了。唾液中带有少量血丝是正常的,但如果出现大量吐血,则是不正常的,应立即与本诊所联系或前往附近的医院口腔科急诊,寻求医生的帮助。切勿自行处理,例如将家中的棉花塞入拔牙窝内,或随意涂抹所谓的止血药物。这些棉花和药物并非无菌,使用后可能引起继发感染,导致更严重的后果。拔牙后,应注意保护血凝块,当天不要漱口,避免用拔牙侧咀嚼食物,不要频繁舔伤口,更不要反复吸吮或吐唾,以免因口腔内负压增加而破坏血凝块。手术后两小时方可进食,术后两天的饮食应以温凉、稀软为主。拔牙后通常不需要服用药物。但在急性炎症期进行拔牙,或创伤较大、全身状况不佳时,应口服抗生素和止痛药。拔牙后应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。吸烟和饮酒对伤口愈合有不良影响,因此在拔牙后的前一两日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。只要遵循上述注意事项,拔牙伤口将能够顺利愈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