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常规情况下,乳牙期时,人的口腔内应有20颗牙齿,具体包括4颗乳中切牙、4颗乳侧切牙、4颗乳尖牙以及8颗乳磨牙;至于恒牙期,口腔中的牙齿数量应为28至32颗,具体分布为4颗中切牙、4颗侧切牙、4颗尖牙、8颗双尖牙以及8至12颗磨牙。这些同名牙齿均对称地分布在上下颌骨的两侧。随着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生存环境和饮食结构的变化,颌骨变短,第三恒磨牙(即智齿)全部或部分退化,口腔中实际出现的牙齿数量为1至4颗,因此牙齿总数为28至32颗。超出或低于这个范围的牙齿数量均属于异常情况,通常是由牙胚发育异常引起的。超出正常数量的称为“多生牙”,少于正常数量的称为“缺额牙”。多生牙多见于中切牙区,有的则埋伏在颌骨内;缺额牙常见于上颌侧切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,通常是对称性发生的。因此,人一生中总共拥有48至52颗牙齿,其中20颗为乳牙,28至32颗为恒牙。乳牙在口腔中的存在时间为五六年至十年左右,而恒牙则较乳牙存在时间更长,自萌出后便终身使用。乳牙脱落之后,由恒牙取而代之。而当恒牙因各种原因脱落时,便没有可替换的牙齿了。